對輕質碳酸鈣生產線企業應用前景的探討
我國目前塑料制品及材料的總產量達7000萬噸/年,已成為名副實在的塑料大國。而塑料加工中用量的粉體填充料就是碳酸鈣,每年用于塑料填充的碳酸鈣量約為900―1000萬噸。所以在未來輕質碳酸鈣生產線企業的發展前景也是不可估量的。
一、碳酸鈣在塑料制品應用,不但可以較好的改變制品的力學性能,而且又是非常便宜的增量劑,在制品中大量填充碳酸鈣,可以節省大量塑料原料;更為重要的是它又是非常環保的材料。上世紀80年代,國外就已經出現了用碳酸鈣和塑料生產塑料紙。近幾年,我國也已經有了這種塑料紙,稱之為石頭紙。這種塑料紙實際上就是高填充量碳酸鈣的塑料薄膜。用這種塑料薄膜取代紙張,可以節省大量木材,同時又可以回收重復利用。假如廢棄在外面,經光照曬,很輕易分解,對環境也不會造成污染。所以加快這種高填充量碳酸鈣的塑料薄膜技術的研究開發力度將是一件非常利國利民的好事。
二、橡膠產業用碳酸鈣作為填充增量劑、補強劑,早在18世紀的國外已經大量使用。由于汽車產業的發展,碳酸鈣被大量使用于輪胎中。我國1929年開始生產輕質碳酸鈣,用于膠鞋、膠管等橡膠制品中。1980年,我國自行研制出的超微細碳酸鈣(粒徑為10um的納米碳酸鈣)在橡膠中作為補強材料被應用。目前,我國橡膠耗用量達600多萬噸/年,耗用碳酸鈣達100多萬噸。由于橡膠是從橡膠樹采集而來的,橡膠樹是熱帶植物,我國只有海南、云南少量種植,遠不能滿足需求,而盡大部分需要靠進口。
三、碳酸鈣在自然膠、合成膠中填充,可以起到增容,使膠料堅挺,粒徑較小的活性鈣、超微細碳酸鈣(納米鈣)又是較好的補強劑。經試驗,碳酸鈣經活性助劑表面修飾化處理后,用于橡膠中,其填充量可以進步到原填充量的2-3倍,這樣就可以節省大量橡膠。目前,超微細碳酸鈣由于顆粒接近于分子、原子尺寸,范德華力和分子間的力使其團圓,很難打開。但是假如將超微細碳酸鈣和自然乳膠或合成乳膠合成,制成納米母膠,這就使超微細碳酸鈣所顯示的功能大不一樣了。這項技術一旦能突破,將使納米材料在各個領域獲得大規模應用,尤其是從節約不可再生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角度考慮,擺脫橡膠配合劑對石油資源的依靠,采用碳酸鈣來取代以石油為原料的補強劑碳黑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碳酸鈣前途不可限量。
四、碳酸鈣在造紙工業中的應用。目前,我國造紙總量約6000萬噸/年左右,碳酸鈣在造紙中是作為填充劑,每年的需求量約600萬噸。由于造紙大量消耗木材,同時又產生大量的三廢污染環境,增加紙制品中碳酸鈣的填充量是減少木材消耗的好途徑。國內外也都致力于造紙碳酸鈣的研究,以進步碳酸鈣在紙制品中的填充量。由于碳酸鈣是無機礦物,它沒有和紙張結合的基礎,因此如何將碳酸鈣界面進行修飾處理,使其表面接上某種基團,和紙漿纖維能相融也是未來研究的前沿方向。這樣不但可以大大的增加碳酸鈣的填充量,以減少紙漿的用量,同時也減少了三廢排放和木材使用量,保護了環境。
五、碳酸鈣在涂料工業的應用前景。現在我國建筑涂料產量為260萬噸/年,需碳酸鈣約為80萬噸。隨著城市化建設和住宅建設的快速發展,需求量每年均以20%的增長速度遞增,建筑涂料中的內外墻涂料的品種也在不斷更新。隨著會的進步,人們對涂料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如要求建筑涂料要抵御墻面裂縫題目,涂料隔熱保等,這些都對碳酸鈣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涂料用碳酸鈣也是當務之急。
輕質碳酸鈣除了在塑料、橡膠、造紙、涂料等方面的應用之外,還可用于有機合成、冶金、玻璃、牙膏、化妝品和石棉等生產中。輕質碳酸鈣粉的廣泛使用,決定了輕質碳酸鈣生產線企業的發展。